翟裕生
翟裕生,1930年生于河北文安,1952年7月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1957年7月长春地质学院研究生班毕业(当时未建学位制),1952.7~1960年任北京地质学院助教、讲师,1983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1987~1990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1999年当选中科院院士。现任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地质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际矿床成因协会矿田构造成组主席。
翟裕生教授是在矿田构造、金属成矿和区域成矿等领域有重要贡献的矿床学家。他在我国较早研究矿田构造,开拓了矿田构造与矿床成因研究相结合的新领域,主编我国第一部矿田构造学专著。他再造了河北大庙斜长岩和铁矿的成岩成矿过程,模拟了粤北含矿盆地的构造-流体-成矿作用。他或以他为主发表学术专著9部、教材2种、论文140余篇。被矿床学界广泛参用,是我国矿床学科的主要带头人之一。
(一) 矿田构造学和构造成矿研究
他从50年代起,长期深入矿山和野外研究矿田构造,发现新的控矿构造类型,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主编我国第一部矿田构造学专著,建立了矿田构造学科的理论体系。
他在华南发现不整合面控制铅、锌成矿,认识到其对内生成矿的普遍意义,提出将其作为一种控矿构造类型(1965)。而在过去只认识到不整合面对石油等外生矿床的控制。这一新认识为后来国内外多处不整合面金属矿床的发现所证实。详细研究了矽卡岩矿床的构造,提出“侵入接触构造体系控制”(1981);以地、物、化遥相结合获得的三维信息建立了含矿侵入体的“三层结构模式”(1990),对该类矿床的深部预测有重要指导意义。
他将矿田构造研究,从注重矿体产状描述和矿化空间分析,发展为采用多种主方法与手段,系统研究构造与成矿的内在联系,即研究构造运动与成矿物质来源、运移和富集的关系。以此思想建立了大庙式、大冶式和宁芜式铁矿的构造-矿化模式,综合体现了构造、岩石、流体、蚀变等多种控矿因素的耦合关系,从而开拓了构造与矿床成因研究相结合的新方向(1979)。
1984年,他进一步以“构造与矿床成因研究相结合、单个构造与构造体系研究相结合、矿田构造与区域构造研究相结合、构造发展阶段与空间分带研究相结合”的学术思想,建立矿田构造学的理论框架,主编出版了《矿田构造学概论》。又经过10年实践趋于成熟,正式作为教材出版(1993)。论文曾被一日本教授译成日文(地质新闻,1986年4月号),译者在前言中指出,中国的矿田构造研究已走在前列,日本学者应该认真借鉴。
他还系统研究了大型构造对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控制作用,划分出12种控矿构造型式,主笔出版我国该研究方面的第一部专著《大型构造与超大型矿床》,拓宽了构造与成矿的研究方面。
翟裕生教授是我国创建成矿田构造这门边缘分支学科的主要学者之一,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被国际矿床成因协会(IAGOD)推选为矿田构造组主席(1994年至今)。
(二)金属矿床学研究
翟裕主教授是造诣深厚的金属矿床学家,其学术特长是从构造-成岩-成矿和构造-流体-成矿的时空结构入手,从整体上探讨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
他深入研究了河北承德地区的斜长岩和钒-钛-铁矿床的成因,建立了斜长岩→苏长岩和浸染型矿石→贯入式富矿体的三阶段演化模式,填补了我国岩浆岩石学和内生矿床研究的一项空白。
他带领课题组系统调研了鄂东、宁芜和郸邢地区的富铁矿,提出矿床为多成因,且大部分矿石为矿浆成因的观点:并在灵乡等地发现了一种新的铁矿类型,即“矿浆-热液过渡型”,以后又在当涂、繁昌等地发现该类矿床,充实了铁矿床发类。并总结提出了浅成-超浅成环境下岩浆分熔成矿学说。
在研究多种热液矿床的基础上,他于1984年和1996年先后提出“构造应力场、地球化学场、地壳流体系统三者结合研究”的思路和“构造-流体-成矿系统”概念,并以江西铜厂、湖南东坡、广东凡口、山东招远等矿床作重点解剖,分别建立了含铜斑岩构造地球化学模型、柿竹园-瑶岗仙矿山床的岩浆演化-矿化分带模型和粤北晚古主代盆地的构造-流体-成矿系统并摸拟了招远剪切带构造金成矿系统。这些成果开拓了构造-流体-成矿作用综合研究 域,并在招远夏甸金故的深部预测验证中获得增加储量的实效。
他注重研究矿床形成和演变的过程,针对矿床学研究忽视成矿后变化的情况,主张将矿床形成后的变化和保存作为矿床学研究的基础内容,并总结提出“五变”(变形、变质、变品位、变吨位、变位置)和“四结局”(保存、改造、转型、消亡)的矿床演变模型。这一成矿历史观对矿床学科发展有深远意义,得到广泛的赞同和传播。
(三)区域成矿学研究
他以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作为科研教学基础,组织多学科研究集体,与地勘专家密切合作,自1960年以来坚持长期系统研究。详细划分了该区矿床类型,发现中生代时存在两种成矿流体系统,建立了该区的主要成矿系列――晚古生代热水沉积成矿系列和燕山期岩浆一热液成矿系列,发现区域铁、铜矿带的立体交叉型式,总结提出了大陆板内复合成矿观点。丰富了区域成矿学内容,对指导矿产勘查有重要意义,对我国其它成矿区带研究也有借鉴作用。
于1985年提出“成故系列的结构”概念,总结出7种结构型式,以说明一个成矿系列中各矿类型间的时、空、物质和成因的联系。他还提出不同时代成矿系列的叠加是形成大矿和富矿的一种机制,而同断层的多期活动是串联早、晚成矿系列的动力和纽带。他主笔的《成矿系列研究》是“国内外首部全面系统研究成矿系列的专著(宋叔和院士等评语)”,提高了成矿系列研究的理论水平,引导了我国成矿系列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
近年来他在深入研究南岭、长江中下游、华北等区域成矿的基础上,开展了区域成矿学的综合研究,划分了古陆边缘的三类构造-成矿系统,论证了古陆边缘产出大型矿床和矿集区的5个基本因素。他还建立了区域成矿系统结构模型,按构造动力体制划分7个大类成矿系统。这些国际前缘性成果,推动了在我国开展不久的成矿系统研究,他主要执笔的《区域成矿学》一书以他数十年的研究积累为基础,系统阐述了区域成矿学的内容和方法,是我国第一部区域成矿学综合性专著,有重要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翟裕生教授治学严谨,作风朴素,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经常深入野外和矿山调研,向基层科技人员学习。他勤于学习和思考,注意发现新事物,在科研中有一系列重要发现,形成了有影响创新性学科体系。他十分重视培养和扶植青年的教师和科技骨干,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培养了大批优秀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