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5 10:22:04
广东省地质学会开春喜讯传——地质学家朱照宇团队斩获殊荣
中国地质学会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 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历年来都在全国地勘行业内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在2019年开年之际,中国地质学会公布了2018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 十大地质找矿成果”获奖项目!广东省地质学会推荐的“陕西蓝田黄土-古土壤序列与210万年前古人类活动历史新纪录”项目获中国地质学会2018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
-上陈遗址黄土-古土壤地层及黄土塬沟谷景观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以研究员朱照宇为首的团队,十多年间,在陕西发现了一处距今212万年的人类遗址,将人类离开非洲的时间又往前推移了27万年,该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和《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上,分别成为国际高关注度论文(99.95%和98.3%)和学术期刊高引用优秀论文(Top1%)。并在国内外学术界上引起了轰动效应,标志着我国在人类史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
在第27层古土壤中发现石器,年代约为210万年-朱照宇(右),Dennell(左),陈毅(中)
据悉,朱照宇联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等单位科研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经过17年的研究,在第四纪黄土序列与古人类活动交叉学科领域获得重大成果。研究团队采用黄土-古土壤序列和生物地层、构造-地貌-沉积-矿物-地球化学、高分辨率环境磁学和古地磁定年等第四纪多学科方法,在陕西蓝田的秦岭北麓灞河南岸发现了黄土-古土壤层的强烈侵蚀和地层缺失等证据,测定了公王岭直立人头盖骨化石年龄为距今163万年,将前人普遍引用的115万年(位于L15之中)的年龄推前了大约50万年。团队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距离公王岭遗址约4.5公里灞河北岸的上陈村一带发育了良好的连续黄土-古土壤剖面,同样采用第四纪研究的各种技术方法,尤其是通过高分辨率岩石磁学和古地磁测年方法以及黄土轨道调谐年代标尺,确定了剖面的地质年代为距今45万年至215万年;通过逐层寻找和局部地质挖掘,在上陈一带新发现了原生层位中埋藏的100多件古人类打制和使用的旧石器,它们赋存于20多层黄土或古土壤中,顶部年代为距今48万年,最老石器层位于古地磁留尼旺事件(213~214万年)之上的L28黄土层,年龄为距今212万年。这就再一次将蓝田地区古人类活动遗迹的年代向前推进了约50万年。
朱照宇研究员
朱照宇在野外挖掘现场
朱照宇团队的部分发现成果
以朱照宇研究员为首的团队完成的这一突破性研究成果,拓展了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中国黄土-古土壤序列研究在古人类与古文化方面的新方向,并将促使人们重新审视早期古人类起源、迁移和扩散的格局,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
本项研究得到了国家973项目、中国科学院科技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
上陈次沟-S24-H90-鹿牙床
K槽-石器-小薄石片-SCK54-吴翼-可用的
在 L28中发现的最老石器
上陈地点-石片工具-最古老的石器之一
热烈祝贺以我会会员朱照宇研究员的团队获中国地质学会2018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该项成果不仅在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与古人类起源和演化方面具有重大科学意义,而且还具有重要科学普及和科学传播意义。
记者:刘如春
通讯员:林小婷
2019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