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7 19:54:19
以“服务转型升级,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主题的第二届广东省地球科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于2019年12月18日~20日广州市隆重召开。近500名来自省内外(含港澳)地质界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围绕“区域协调发展策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热点、难点问题,集思、广议、献计、献策,助力大湾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推动新时代地质工作迈上新台阶。
大会现场
本次大会的专题有12个,主要有: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地质调查进展、城市地质调查现状及发展趋势、城市地质调查现状及发展趋势,自然资源(山、水、林、田、湖、草、湿地)调查研究进展等。大会特邀专题报告11个,分会场报告45个。其中有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副主任,教授级高工刘传正作的“中国地质灾害成因与防治成效”,南京大学李晓昭教授作的“城市地下空间探测与协同开发”,以及中国地调局武汉地调中心高级工程师,粤港澳大湾区综合调查项目工程首席赵信文作的“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地质调查总体思路及进展”等。特别引人瞩目的是,来自大湾区的香港大学宗永强教授和澳门海洋学会会长何伟添亦应邀在大会上做相关内容的专题报告。
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副主任,教授级高工刘传正
澳门海洋学会何伟添会长
香港大学宗永强教授
南京大学李晓昭教授
大会还设了三个分会场进行深入的交流与研讨,其中“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地质调查”有23个报告,“地质灾害防治与监测预警”和“城市建设与地质环境安全”均为11个报告,每个分会场交流研讨的氛围都十分浓厚,精彩纷呈。大会组委会还给每一位上台作报告的人颁发了纪念座和报告证书。
颁发了纪念座和报告证书
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地质调查分会场
地质灾害防治与监测预警分会场
城市建设与地质环境安全分会场
关于下一步地质工作和学者如何适应当前的大好形式进一步助力大湾区建设与发展,与会地质专家提出了许多务实可行的真知灼见。赵信文首席科学家提出,要着力实施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地质调查工程,探索地质调查支撑服务大湾区城镇及互联互通重大工程建设、生态文明及优质生活圈建设、国土空间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充分发挥地质调查的基础性、先行性、指导性作用。
中国地调局武汉地调中心高级工程师,粤港澳大湾区综合调查项目工程首席赵信文
来自粤北的一位地质专家还就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他向记者谈了自己关于地质工作在大湾区的有所“作为”与设想。他认为,“宜居”主要包括社会文明、经济富裕、环境优美、资源承载、生活便宜、公共安全六个方面。就环境优美和资源承载来说,一是要做好粤港澳大湾区地质环境的综合调查;二是就“资源承载”全省的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开发利用现状、潜力的开展调查,主要包括水、热、电,矿产资源等调查;三是国土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四是粤港澳大湾区海岸带陆海统筹地质调查;五是大湾区地质安全调查评价等。“宜游”指一个城市以适应的生态、气候环境,或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城市特色来吸引游客旅游。为此,地质工作要做到:(1)重启调查历史文化遗产,将全省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和梳理;(2)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湿地”生命共同体理念,恢复和治理环境;(3)在大湾区建设几个国家级甚至世界级地质公园。
这次会议得到省内外媒体的高度重视,中国自然资源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广东科技报和广东电视台、广东电台都派出记者前往采访,均作了较为详实的报道。
大合影
广东省地质学会记者刘如春
通讯员:小婷 思琪
2019.12.16